贵州报废车都去哪了
大量报废车流入黑色渠道
根据近几年的市场调研,我国报废车大体有四个流向:一是正规拆解厂报废,占比约为35~38%;二是一线城市车况好的经过多种方式流到边远地区,占比约15%;三是社会沉寂,僵尸车、留下自用等占10%左右;其余约33% 以上的报废车进入了非法拆解点,也就是“黑色渠道”。
被车主遗弃的“僵尸车”
明令禁止报废车非法拆解,并出台了《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来规范贵州报废车回收活动,为何仍有大量报废车流入黑色渠道?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车主层面。许多车主认为将车辆正规报废不如卖废品划算,且汽车报废流程复杂,需要提供各种证件,有违章记录的车还需处理完才能报废,耗时又耗力。
二是非法拆解有利可图。发动机、变速器、前桥、后桥以及车架被称为“五大总成”,是机动车的核心部件。非法拆解网点往往以高出正规拆解厂的价格向车主收购报废车辆,再将车辆的五大总成拆下来,稍作加工就重新在市场出售,牟取高额利润。
正是这些原因导致非法拆解难以取缔,车主也不愿意将车辆正规报废,流入黑色渠道的报废车越来越多。
非法拆解存在诸多隐患
将报废车辆出售给非法拆解网点进行非法拆解,不但违反了相关规定,还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去年4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组接到举报,在辽宁锦州、安徽滁州、河南安阳、广西南宁、湖北仙桃等地查处了一大批机动车拆解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些非法拆解点大都是露天粗放作业,不具备防渗漏地面,也没有任何污染防治设施,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等各类污染物直接排放进地下水或渗入土壤中,破坏周围生态环境,影响当地居民生活。如果没有保护措施或者及时修复,未来的生态修复难度非常大。
央视新闻报导
除了环境污染,非法拆解点还可能会在车主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具有安全隐患的零部件重回市场,甚至对报废机动车稍作翻新就转手卖掉。由于机动车已到报废期,上不了保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受害者往往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赔偿,引发矛盾纠纷。
此外,通过非法拆解的报废机动车将无法进行注销登记,影响原车主驾驶证审验和再次购买新车上牌。
正规拆解“变废为宝”
一辆报废车进入正规拆解厂的处理流程是这样的:首先车辆要过磅称量,随后检查车架号等信息,确认无误后,先进行预处理,拆下电池、轮胎、油箱等零部件,再拆下前后桥、发动机、变速箱等“五大总成”,最后进行车体分解破碎和压块打包。压好的车壳料最终会回到钢厂进行回炉冶炼,进行资源的再生循环。
车辆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废电瓶都属于危险废物,在拆解厂有专门的场地存放。而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也要集中处理。
在拆解后的汽车零部件中,具备再制造条件的五大总成可以按照国务院715号令的有关规定,出售给具有再制造能力的企业,经再制造后循环利用,再制造后的产品质量和性能不低于新品,有些还超过新品,成本只是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 %。五大总成以外的零部件,符合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等道路安全等相关标准的,可以出售继续使用,但必须标明“报废机动车回用件”。
性能好的报废车零部件可再利用
正规的回收拆解企业可以让报废车辆变废为宝。数据显示,每1000万辆报废汽车,可以回收钢铁1035万吨、有色金属75万吨、塑料90万吨、橡胶75万吨、玻璃60万吨。报废车如果处理得当可以成为多种材料的来源,减少资源浪费。
报废车辆属于再生资源,我们呼吁各位车主,擦亮眼睛,增强意识,主动将报废车辆交给有资质的正规企业进行报废处理,对社会负责,也对爱车负责。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贵州报废车回收流程,你清楚了吗?